和姊妹淘小聚,大家交換一些職場經驗。人際關係大概是最令人傷腦筋的課題了!!
A與B本來是不同部門的好朋友,B之後調到A的單位,本來以為兩人感情會更深厚,但事情變化卻出乎兩人意料之外。B來到A單位後,每次碰到了一些問題,自然而然會詢問A,某些源自於單位組織上的問題,承襲已久,B難免會從外人的角度或原先組織處理問題的作法提出建議,但是A卻認為這些傳統其來有自,即便組織需要改變與時俱進,但是A已適應此傳統,甚至在此傳統的系統中,A扮演著獲利者的角色,因此並不覺得有改變的需要。兩人因此漸行漸遠,慢慢產生心結。
C本來與D是拜帖好朋友,兩人無話不談,但是因為團隊面臨變革與改組,C站在組織利害關係的角度來看事情,同意將相似組織合併,以避免疊床架屋、浪費人力物力。D卻站在自己的利害關係來看事情,擔心相似組織合併後,自己原先的工作內容與自我定位會改變,甚至會因為合併會被新成員架空。因此當D在會議後技術性的紀錄於其有利的會議記錄,C為了捍衛程序正義而與D產生齟齬。兩人信任感不再,似乎已經回不去了。
當朋友之間涉入利害關係或利益考量時,也是檢驗友誼的最佳時機。然而,目前老姊看到與碰到的case都是友誼破局,化友為敵。因此心中默思:人與人的友誼要能夠走的遠、走的深,需要有避開利益糾葛的人際距離。即便兩個人都是「好人」, 一旦涉入自身利益,難免個人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到自己的需求,因此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而最終走上分道揚鑣之途。這大概解釋了為何老姊的好朋友都是不同單位的人。不同單位的朋友,減少了利益競爭,因此,大多可以坦誠的互相吐槽自己組織中的問題與感受。這些分享是人際關係中信任感與情感建立的養分。
那麼,在同一個組織單位中,面對競爭與利益糾葛,要如何保持該有的人際距離呢?老姊並不認同一味的拍馬屁、迎合討好他人的圓融人際關係學,也沒有高明的見解。我若是B,我還是會把自己看到的問題反應出來,並且根據以前單位的經驗,提出看法與建議。我若是C,我猜我也會根據事實與會議程序正義,對D的作法產生質疑。因此,率性老姊的人際關係在自己的工作單位並沒特別好。姐遵循著「做自己」、「合則留、不合則去」的自然律與人交往,但是光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不足以在職場叢林中能有立足之地。退一步來反問自己:如果立場不同,就不能當好朋友嗎?畢竟人的立場隨議題、時間、環境而改變,人與人相處如果能彼此尊重對方立場,不把對方捍衛自身立場的發言當成攻擊,那麼也許可以維持著互相尊重的人際距離。
除了尊重之外,對於現在互相信任,彼此可以傾心吐意的好朋友要珍惜。姊姊看多了人情冷暖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與嫉妒才是常態,不需特別放大或發怒; 若排除家人,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對你好,若有,一定要懂得感恩並盡力回報。
理解他人維護自身立場的自私言行,珍惜現在擁有的好朋友,並感激他們願意聆聽、付出、分享、或幫助,因為在困難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人與人的相處關係有如天氣變化,真誠的友誼與愛,即便短暫,也是人間稀有、難能可貴的珍寶!!
A與B本來是不同部門的好朋友,B之後調到A的單位,本來以為兩人感情會更深厚,但事情變化卻出乎兩人意料之外。B來到A單位後,每次碰到了一些問題,自然而然會詢問A,某些源自於單位組織上的問題,承襲已久,B難免會從外人的角度或原先組織處理問題的作法提出建議,但是A卻認為這些傳統其來有自,即便組織需要改變與時俱進,但是A已適應此傳統,甚至在此傳統的系統中,A扮演著獲利者的角色,因此並不覺得有改變的需要。兩人因此漸行漸遠,慢慢產生心結。
C本來與D是拜帖好朋友,兩人無話不談,但是因為團隊面臨變革與改組,C站在組織利害關係的角度來看事情,同意將相似組織合併,以避免疊床架屋、浪費人力物力。D卻站在自己的利害關係來看事情,擔心相似組織合併後,自己原先的工作內容與自我定位會改變,甚至會因為合併會被新成員架空。因此當D在會議後技術性的紀錄於其有利的會議記錄,C為了捍衛程序正義而與D產生齟齬。兩人信任感不再,似乎已經回不去了。
當朋友之間涉入利害關係或利益考量時,也是檢驗友誼的最佳時機。然而,目前老姊看到與碰到的case都是友誼破局,化友為敵。因此心中默思:人與人的友誼要能夠走的遠、走的深,需要有避開利益糾葛的人際距離。即便兩個人都是「好人」, 一旦涉入自身利益,難免個人只從自己的角度去看到自己的需求,因此可能因為立場不同而最終走上分道揚鑣之途。這大概解釋了為何老姊的好朋友都是不同單位的人。不同單位的朋友,減少了利益競爭,因此,大多可以坦誠的互相吐槽自己組織中的問題與感受。這些分享是人際關係中信任感與情感建立的養分。
那麼,在同一個組織單位中,面對競爭與利益糾葛,要如何保持該有的人際距離呢?老姊並不認同一味的拍馬屁、迎合討好他人的圓融人際關係學,也沒有高明的見解。我若是B,我還是會把自己看到的問題反應出來,並且根據以前單位的經驗,提出看法與建議。我若是C,我猜我也會根據事實與會議程序正義,對D的作法產生質疑。因此,率性老姊的人際關係在自己的工作單位並沒特別好。姐遵循著「做自己」、「合則留、不合則去」的自然律與人交往,但是光有「被討厭的勇氣」並不足以在職場叢林中能有立足之地。退一步來反問自己:如果立場不同,就不能當好朋友嗎?畢竟人的立場隨議題、時間、環境而改變,人與人相處如果能彼此尊重對方立場,不把對方捍衛自身立場的發言當成攻擊,那麼也許可以維持著互相尊重的人際距離。
除了尊重之外,對於現在互相信任,彼此可以傾心吐意的好朋友要珍惜。姊姊看多了人情冷暖領悟到,人與人之間的鬥爭與嫉妒才是常態,不需特別放大或發怒; 若排除家人,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有義務要對你好,若有,一定要懂得感恩並盡力回報。
理解他人維護自身立場的自私言行,珍惜現在擁有的好朋友,並感激他們願意聆聽、付出、分享、或幫助,因為在困難複雜的人際關係中,人與人的相處關係有如天氣變化,真誠的友誼與愛,即便短暫,也是人間稀有、難能可貴的珍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