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開鎖鏈,別再用過去的負面經驗來經營現在的關係。姊姊人生雖大致堪稱順遂,但是在感情上卻坎坷顛波,屢屢遇人不淑。這些過往的負面經驗與台灣父權下社會化的歷程,逐漸累積成為我大腦"資料庫"中的檔案,而這個檔案資料庫中, "男人" 被形塑成某種既定的想像,大多是: 大男人主義、愛面子、輸不起、好勇鬥狠、承諾只是當下,喜新厭舊、好色貪財,爭名奪利。這個針對"男人"的大腦反射直覺系統,自動化操作產生出一些經驗法則,用在他人身上通常算是準確,但是用在品弟身上,卻常常使我誤會了他。品弟沒有大男人主義,他是個樂意付出的大男孩,他不愛面子只愛真理,他沒有輸不起,因為他根本不喜歡好勇鬥狠,他的承諾就是他履行的責任,他念舊,淡泊名利,誠實不貪財,至於好色嘛.... 據我所知,他很專情,會欣賞美女,但是並無打獵染指邪念。
當與品弟互動時,我的負面舊經驗是無形的鎖鏈,給我錯誤的預測與判斷,造成了我和品弟關係建立上的一些問題。最簡單的例子是,我的大腦認知告訴我,"男人只會找小十八歲的嫩妹,不可能會愛上老十八歲的大嬸"、"男人戀愛時的誓言,都是假的"、"姊弟戀中的弟弟大概很快就會厭倦老太婆了,遇到試探,難免會劈腿吧?"... 因此即便品弟再怎麼愛我,再怎麼保證,我仍然無法死心踏地的相信他。這樣的"不相信"造成我的不安全感,當我倆吵架時,潛意識常常浮現出,"放手吧,你倆是不可能的" 、"他還年輕,你若真愛他,就放手吧,別害他了..."。 這樣的大腦重覆迴路形成了"習慣",而根深蒂固的制約習慣會演變"成癮行為",這是我吵架頻說分手的主因。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的暢銷科普著作"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指出,人類大腦在意識尚未察覺時,已經透過[系統一]自動產生判斷訊息,而這樣的直覺能力是一種不受控制的自動化投射。雖然人類大腦還有[系統二],會將自動產生的[系統一]訊息做理性分析,以便做出深思熟慮後的判決,但是[系統二]卻往往處於省電自動導航模式,支援或接受[系統一]的訊息,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的"感覺"常常可以化為"思想"。唯有當[系統一]當機時,[系統二]才會啟動開機,去做費力的邏輯思考分析,比如說,當需要解困難的微積分時。可怕的是,平時生活中的刺激反應,往往是依靠[系統一]的制約反射,重覆的大腦迴路因此會形成根深蒂固的"習慣",甚至形成"成癮模式",進而取代人類的深思熟慮。即使人們知道自己的經驗法則[系統一]會做出偏見不正確的決定,但是要靠理性修正,或是阻斷大腦已經銘刻的迴路,卻是非常困難的一種腦部開發訓練。
根據心理學理論,人可以透過理性,刻意重覆新的行為,來建立大腦新的思考迴路 (但是舊迴路很容易又跑出來取代新迴路喔!)。我試圖上網查詢建立新的大腦思考迴路所需要的時間或行為次數 (印象中是,新"行為"至少需要重覆27次才能成為"習慣"),但是卻沒有找到任何專業文章提出具體可以參考的數據。
總之,要戒除"說分手"的成癮行為,我需要斷開過去舊有經驗,建立新的大腦思考迴路;我需要破壞掉以前建立的大腦"男人資料庫",透過和品弟的相處,建立新的"男人資料庫",這個大腦開發的過程,應該曠時費日,但是勢在必行,非做不可。如何斷開負面舊經驗的鎖鏈? 最簡單又笨的方法是建立新的行為模式,想說分手時,就死咬嘴唇,不說話吧 (我先試試看,再來回報效果)。透過一次一次慢慢減少想說分手的衝動次數,讓每次的咬唇與忍耐,漸漸變成新的習慣,直到收錄進入大腦[系統一]的直覺反應迴路中。此外,還要配合信仰的力量,才能根治自卑病灶,重新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我要常常給自己洗腦: 我不是大嬸,不是老太婆,我不會被品弟劈腿,我沒有不配得品弟的愛,我是上帝寶貝的瞳仁,我是懂品、愛品值得被珍惜的好女人。親密伴侶當然是最重要的互動對象,伴侶的耐心陪伴與愛的鼓勵,可以啟動腦中獎勵機制,是斷開鎖鏈的重要利器。最後,姊心虛的和品弟喊話: 親愛的品品,這樣的大腦開發功課,可能要花一輩子學習,希望你能耐心陪伴我。你也要建立大腦新迴路喔,我說分手都是假的,是我嘴吧業障重,你千萬千萬別相信喔!!!!...~~~~~~~~ >///<
相關文章:不再說分手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29.html
勒住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6.html
愛裡沒有懼怕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10/blog-post_2.html
情緒勒索(1)--勒索者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7/12/blog-post_31.html
情緒勒索(2)--被勒索者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7/12/blog-post_32.html
當與品弟互動時,我的負面舊經驗是無形的鎖鏈,給我錯誤的預測與判斷,造成了我和品弟關係建立上的一些問題。最簡單的例子是,我的大腦認知告訴我,"男人只會找小十八歲的嫩妹,不可能會愛上老十八歲的大嬸"、"男人戀愛時的誓言,都是假的"、"姊弟戀中的弟弟大概很快就會厭倦老太婆了,遇到試探,難免會劈腿吧?"... 因此即便品弟再怎麼愛我,再怎麼保證,我仍然無法死心踏地的相信他。這樣的"不相信"造成我的不安全感,當我倆吵架時,潛意識常常浮現出,"放手吧,你倆是不可能的" 、"他還年輕,你若真愛他,就放手吧,別害他了..."。 這樣的大腦重覆迴路形成了"習慣",而根深蒂固的制約習慣會演變"成癮行為",這是我吵架頻說分手的主因。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Daniel Kahneman,的暢銷科普著作"快思慢想" (Thinking fast and slow) 中指出,人類大腦在意識尚未察覺時,已經透過[系統一]自動產生判斷訊息,而這樣的直覺能力是一種不受控制的自動化投射。雖然人類大腦還有[系統二],會將自動產生的[系統一]訊息做理性分析,以便做出深思熟慮後的判決,但是[系統二]卻往往處於省電自動導航模式,支援或接受[系統一]的訊息,這也就是為何我們的"感覺"常常可以化為"思想"。唯有當[系統一]當機時,[系統二]才會啟動開機,去做費力的邏輯思考分析,比如說,當需要解困難的微積分時。可怕的是,平時生活中的刺激反應,往往是依靠[系統一]的制約反射,重覆的大腦迴路因此會形成根深蒂固的"習慣",甚至形成"成癮模式",進而取代人類的深思熟慮。即使人們知道自己的經驗法則[系統一]會做出偏見不正確的決定,但是要靠理性修正,或是阻斷大腦已經銘刻的迴路,卻是非常困難的一種腦部開發訓練。
根據心理學理論,人可以透過理性,刻意重覆新的行為,來建立大腦新的思考迴路 (但是舊迴路很容易又跑出來取代新迴路喔!)。我試圖上網查詢建立新的大腦思考迴路所需要的時間或行為次數 (印象中是,新"行為"至少需要重覆27次才能成為"習慣"),但是卻沒有找到任何專業文章提出具體可以參考的數據。
總之,要戒除"說分手"的成癮行為,我需要斷開過去舊有經驗,建立新的大腦思考迴路;我需要破壞掉以前建立的大腦"男人資料庫",透過和品弟的相處,建立新的"男人資料庫",這個大腦開發的過程,應該曠時費日,但是勢在必行,非做不可。如何斷開負面舊經驗的鎖鏈? 最簡單又笨的方法是建立新的行為模式,想說分手時,就死咬嘴唇,不說話吧 (我先試試看,再來回報效果)。透過一次一次慢慢減少想說分手的衝動次數,讓每次的咬唇與忍耐,漸漸變成新的習慣,直到收錄進入大腦[系統一]的直覺反應迴路中。此外,還要配合信仰的力量,才能根治自卑病灶,重新塑造正面的自我形象,我要常常給自己洗腦: 我不是大嬸,不是老太婆,我不會被品弟劈腿,我沒有不配得品弟的愛,我是上帝寶貝的瞳仁,我是懂品、愛品值得被珍惜的好女人。親密伴侶當然是最重要的互動對象,伴侶的耐心陪伴與愛的鼓勵,可以啟動腦中獎勵機制,是斷開鎖鏈的重要利器。最後,姊心虛的和品弟喊話: 親愛的品品,這樣的大腦開發功課,可能要花一輩子學習,希望你能耐心陪伴我。你也要建立大腦新迴路喔,我說分手都是假的,是我嘴吧業障重,你千萬千萬別相信喔!!!!...~~~~~~~~ >///<
相關文章:不再說分手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29.html
勒住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12/blog-post_6.html
愛裡沒有懼怕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6/10/blog-post_2.html
情緒勒索(1)--勒索者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7/12/blog-post_31.html
情緒勒索(2)--被勒索者 https://juneandpatrick.blogspot.tw/2017/12/blog-post_32.html
斷開負面舊經驗鎖鏈,建立正面經驗鏈結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