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觸阿德勒心理學後,其中一個關鍵原則給我深深的啟發,那就是,只專注於處理自己的課題,不要干預他人的課題。情侶或夫妻吵架,通常是因為意見不合。而意見不合通常是一方想干預另一方做決定。在我和品弟的互動模式中,通常是我這個控制狂想去干擾品弟的生活決策。比如說,他該怎麼回覆老闆的要求,該不該投會議論文,何時該完成論文,為什麼還沒做某件事情...之類的。而干預他人的決定或課題,大部分是因為想要透過介入他人決定過程,取得自我認同感。但是介入他人課題往往是破壞人際關係的兇手。也就是說,兩人相處,需要自己處理自己的問題,並尊重他人處理他的問題的決定。比如說,如果品弟決定和我分手,我需要專注處理的是我的情緒,我該怎麼接受屬於我的現實,怎麼預備我的未來單身身活,而不是企圖去改變品弟的決定。如果兩人都專注於自己的課題而尊重他人的課題決定,那麼就不容易爭吵了。最近因為和品弟為了政治立場不同,而有小小的擦槍走火,立刻心裡偷偷搬出阿德勒理論來實驗看看。老姐告訴自己,如果我覺得某黨對於某議題的立場是對的,那麼我就做我想要支持的事即可,不該強迫品弟和我站在同一陣線,同仇敵愾。如果因為兩人政治立場南轅北轍,無法取得共識,那麼「我該怎麼面對這樣關係地雷?」「如果因此壁壘分明,我該做什麼來改善關係?」「如果無法化敵為友,我是否要離開這個關係?」「如果不想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分道揚鑣,那麼我該怎麼接受現況?」「我可以委屈自己接受他的政治意識形態嗎?」「如果我忍耐,我可以忍一輩子嗎?」「如果因為政治立場水火不容,我要無法忍耐,那麼我要怎麼面對分手後的新挑戰和困境?」專注思考「我」自己的課題,承受我對我的課題作出的決定與因果,而不是「去說服他支持我的理念」。也就是說,不要企圖改變他人,而是面對自己。
當自我價值建立在他人肯定上時, 容易形成情感勒索者和被勒索者的生態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