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 星期三

如何和政治立場相異的另一半相處?從學習科學家的思考方式開始

這篇文是想分享如何跟政治立場相異的另一半相處。我的提議適用於以下的情形:一對情侶政治立場相異,會因為政治議題吵架。其中一方堅持不妥協,認為只有他對,沒辦法接受跟他不同的意見,且提到政治議題時會情緒澎湃。另外一方希望兩人關係能維持和平,但不知道要怎麼從自身改變做起。前者是不可能改變的,因此我接下來的提議是專門給後者的。我的提議是:學著將政治議題當成科學議題來思考,讓自己用一種科學家的方式來面對政治、社會現象,接受自己的看法有被否證的可能性。

科學最重要的特性之一是什麼?理論物理學家 Carlo Rovelli (2014) 這樣講:

"Science is not about certainty......it's not certain. In fact, not only is it not certain, but it's the lack of certainty that grounds it."

換言之,科學的工作就是不斷的去用新證據推翻過去所知,提出新的理論,讓未來的科學家用更多的證據去推翻它。透過這種 cycle,科學得以進步。是故,嚴格來說,科學中沒有「對」的理論或看法,只有「尚未被推翻」的理論或看法。牛頓提出的 law of gravitation 有好一段時間是「對」的,因為它做出了許多正確的 prediction。但當我們發現水星繞太陽的軌道變遷速度,跟牛頓的預測有差異時,就代表現實不是像牛頓想的那樣。類似這樣新看法取代舊看法的過程,在每個科學領域都有(註一)。

面對一個可以用嚴謹的觀察、實驗方式去研究的現象,科學家都不見得敢稱自己「對」的時候,我們又該如何去面對更複雜、更千變萬化、有時更無法用實驗去分析甚至搜集 data 的政治議題呢?(想想看,你要怎麼蒐集政客「真實想法」的 data!)很明顯的結論是:我們應該更不敢說自己「對」,應該更意識到我們的想法「很有可能被否證」。

舉個假設,你和你的另一半討論某一國的總統是否有從某校拿到博士學位這件事。你的伴侶認為這個總統並沒有拿到博士學位,或是他的博士學位是假的。你無法改變他的想法,但是你這時可以這樣跟他講:「我的 hypothesis 是他有拿到,但是你的 hypothesis 聽起來也是一種可能。我不堅信我的看法是對的,我只堅信我的看法絕對有可能是錯的。」當你這樣講(或這樣想)的時候,你不但(一)誠實表達出任何人,包含你自己,有可能有錯誤看法的事實、(二)避免情緒化、不理性的言語(如「不可能啦!怎麼可能沒拿到博士!」)、(三)避免讓你的伴侶感覺他的想法被攻擊,或是你是他的仇敵。

以上,我們可以看到,你不一定要改變對方的看法;甚至,你也不用改變自己的看法。你唯一要做的,就是用科學家的態度,誠實的告訴對方自己的看法「絕對有可能被推翻」的事實。這樣子,對方就不會覺得你在跟他唱反調、作對、或是否定他。

有人會問:可是這樣不就變成「什麼事情都有可能錯」了嗎?那這個社會還要政治對話嗎?投票時不就乾脆亂投就好?反正我認為「某候選人會對國家好」這個看法有可能是錯的。

對此,我會強調,「科學家態度」不意味科學家本身沒有「認為自己的理論是 on the right track」的 belief。以本人為例,我清楚地意識到在我的領域----語言學中,有各種不同分析語言結構的模型。我選擇了一個我覺得對我目前來講最 make sense 的模型,用它來做分析、產生新的 prediction,看看它對新 data 能有多少解釋力、等等。我之所以選某個特定的模型,或是 pursue 某個推論,是因為我「相信」它最貼近人類語言認知運作的方式,而這 belief 又根基於我既有的對語言的 assumptions、data 的權重、還有其他既有的知識的認識。然而,我同時也得不斷的提醒自己,我現在在採用的這個模型有可能會需要被修改,甚至將來我會發現我必須要放棄它,採用更有解釋力的模型。

是故,我並不否認每個人投票時,還是會有自己的 belief,相信「選擇某個政策或是候選人」是對社會最好的。我僅僅是提議大家在跟自己親人討論政治時,不要忘記這個 belief 有被推翻的可能性

有人會說:可是這麼冷靜,不就讓人失去對政治的熱情了嗎?大家會不會因為這種想法,而失去投入政治的動力?我會說,有很多投入科學研究的人(包括我在內)對自己的領域充滿極大的熱情,其實並不會因為意識到自己的看法幾乎 100% 會在未來被推翻,而覺得現在自己做的事沒意義。另一方面,我也會說我們現在的政治對話其實「太過熱情」了。我認為本篇所做的提議,其實也是希望大家能冷靜點,把自己的情緒抽出來一點。

Noam Chomsky 一生投入多少心力在政治評論和活動上,為公義發聲。但他對於激起情緒的政治口號卻是十分反感。事實上,他也表示過,他雖然很尊崇 Martin Luther King,但他無法忍受他演講的方式,正因為 King 採用的 rhetoric 僅是為了激起人的政治情緒(見以下訪談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mPVxMorZ4&t=124s

總結:在跟另一半討論政治時,誠實的承認自己「所知有限,做出來的推論絕對有可能是錯的」,藉此避免讓對方感覺你強硬的站在他的對立面。將這提議分享給政治立場不同的情侶。我也正在用這方法做實驗,看看能否跟慧大王和平相處。改日有機會再來做成果分享。

Noam Chomsky, a scientist and activist

Reference:

Rovelli, Carlo (2014) Science is not about certainty. https://newrepublic.com/article/118655/theoretical-phyisicist-explains-why-science-not-about-certainty

註一:在此先不談 formal sciences,像是數學與邏輯